外媒:研究称中国部分城市清洁取暖成效显著
美国《每日科学》网站2月1日文章,原题:中国更严格的清洁取暖政策可能拯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一项新研究发现,中国在北方、尤其是在北京及周边城市实行的更严格清洁取暖政策,有可能使2021年因空气污染过早死亡的人数较2015年减少2.3万。
2015年至2021年,在冬季取暖(政策)的影响下,北京和其他27座城市取暖活动产生的细颗粒物(PM2.5)浓度降低41.3%。相比之下,使用更低比例清洁燃料的其他北方城市仅降低12.9%。尽管煤炭是中国北方的主要供暖能源,但新的取暖政策鼓励使用天然气和电等更清洁的能源,以降低城区对煤炭以及农村地区对生物质能的依赖。
来自英国伯明翰大学和中国南开大学的研究人员在美国《环境科学与技术》期刊上发表其研究,指出清洁的空气受益于“2+26”城市——北京、天津和分布在冀晋鲁豫四省的26个城市——实行的更严格清洁取暖政策。
伯明翰大学的通讯作者评论说:“通过将机器学习与因果推论相结合的新方法,我们发现中国北方的取暖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然而,清洁取暖政策使中国大陆2015年至2021年间的年度PM2.5浓度大幅下降,产生显著的公共卫生效益。研究表明中国冬季清洁取暖政策在降低PM2.5浓度方面的有效性,尤其是在实行更严格清洁取暖政策的‘2+26’城市取得成功,这也降低了供暖排放对二氧化硫浓度的影响。”
该研究作者之一罗伯特·艾略特指出,“中国北方的清洁取暖政策不仅降低空气污染,还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助力中国碳中和行动。但我们发现,取暖仍是中国北方主要空气污染源之一,尤其在‘2+26’城市群之外的城市。供热脱碳仍然应是中国碳中和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
清洁取暖“煤改电”——低碳环保“卫蓝天”
在“双碳”目标的驱动下,我国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优化能源利用结构,推动农村清洁供暖,能源消费方式更加趋近于清洁化、多元化。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煤炭消费质量和效益得到了优化,更加清洁的能源也在逐步替代煤炭。
“煤改电”是利用清洁能源供暖的典型措施之一。电采暖作为将清洁的电能转换为热能的一种优质舒适环保的采暖方式,经过长期实际应用,被证实其拥有很多其他采暖方式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已被全球越来越多的用户认同和接受。而具备强效导热性的新型材料之王——石墨烯在热管理行业的运用,为电采暖等清洁供暖项目开拓了新思维和有效途径。
石墨烯智慧清洁供暖,解决了其他采暖方式所产生的环境污染重、资源消耗大、安裝繁琐、体验效果差等问题。在节能减碳的大环境下,以石墨烯电采暖等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降低了供暖领域的碳排放,也为我国能源转型发展和完成双碳总体目标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