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拨500亿!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
5月11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确确保能源供应。
会议明确,在前期支持基础上,再向中央发电企业拨付500亿元可再生能源补贴,通过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注资100亿元,支持煤电企业纾困和多发电。要优化政策,安全有序释放先进煤炭产能。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
为什么国常会提出“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的目标?
拉闸限电是在电力供应不足、突发事件等情况下,通过紧急拉闸,控制部分用电需求,从而维护整体供用电秩序平稳的手段。根据《有序用电管理办法》,在电力供应不足时,各级电力运行主管部门应按照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最后拉闸的顺序安排电力电量平衡。
可以说,拉闸限电是在常规手段用尽时,保障电网安全的最后手段。在一些紧急情况下,如果电网频率显著下降已经危及到电网安全,必须采取拉闸措施,限制部分用电以使电网频率恢复正常水平,避免大面积停电风险。但显然,最后手段不是常规做法。保证居民用电是有序用电的基本前提。《有序用电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各级电力运行主管部门不得滥用限电、拉闸措施,影响正常的社会生产生活秩序。
2021年下半年,受多重因素影响,我国出现电力供应紧张现象,一些地区“一刀切”实行拉闸限电,未打招呼、突发性限制居民生活用电,极大影响居民日常生活。一些小区电梯停电,孕妇需要爬20多层楼回家;还有的地方红绿灯没电不显示,交通发生严重拥堵。
国常会提出“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的目标,就是要着力避免去年这样的情况发生,把保障电网安全、保障居民用电放在首位。当然,光有能源补贴还不够。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要从四方面入手开展能源保供工作:增产能、强储备、保稳价、守底线。
能源保供持续推进,保障后续清洁取暖平稳运行
供热产业清洁化、高效化、智能化的转型过程伴随着能源的转型过程,而在能源转型过程中,非化石能源比重不断提高,其利用形式主要就是电力。
随着水力、风力、太阳能、核电等清洁电力发电装机容量不断扩大,高压、特高压输配电技术高速发展,电网建设已经基本覆盖了城乡各个地区,电力在终端能源中的消费比例不断提高,在清洁取暖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扩大,各地“煤改电”项目持续推进中。目前,在全国按规定必须实施供暖的省市,大部分城市都出台了鼓励支持电采暖的优惠政策。
相较于传统采暖方式,电采暖具有三大优势:
整体初始投资低于集中供热,节省热源、热网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土地占用;
分户分室智能控温,可满足居民对温度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实现行为节能;
电网损耗远低于热网损耗,且供热端不产生、排放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
近年来,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普及清洁供暖,具有清洁、安全、便捷等优势的电采暖也得到了强有力的支持与推动。将电能替代和冬季供暖相结合,从而推动全社会能源消费结构出现更加积极的变化,这也是电采暖在改善民生方面的重大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