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智慧清洁供热,实现建筑供暖的温度调节与节能控制
在国民经济中,建筑的生产与使用,一直是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以及原材料消耗量最大的领域之一。
住建部发布公告,批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于2022年4月1日起实施。住建部表示,此次发布的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规范》贴心解读
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通用规范覆盖面广
涉及新建建筑、既有建筑、可再生能源系统、施工调试验收与运行管理等内容,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必须执行本规范。
建筑碳排放计算作为强制要求
《规范》要求建设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建筑方案和初步设计文件应包含建筑能耗、可再生能源利用及建筑碳排放分析报告。在项目不同阶段,需进行碳排放计算分析,并严格执行。
新建建筑节能设计水平进一步提升
《规范》提高了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的热工性能限值要求,与大部分地区现行节能标准不同,平均设计能耗水平在现行节能设计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基础上分别降低30%和20%。
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5%;
其他气候区居住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65%;
公共建筑平均节能率应为72%。
新增温和地区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要求
相比于《工业建筑节能设计统一标准》GB 51245-2017,《规范》新增温和A区设置供暖空调系统的工业建筑节能设计指标,拓展工业标准适用范围,温和地区工业建筑严格执行。
暖通空调系统效率和照明要求全面提升
从以上解读可以看出,国家在大力推行碳达峰、碳中和,节能减耗工作势在必行。据统计,我国建筑能耗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7%,其中由采暖、制冷、热水所产生的能耗,占建筑能耗的50~70%,优先解决此部分的能耗,对降低建筑碳排放量起到关键的作用。
那么,该如何在供暖方面实现节能减耗呢?
石墨烯建筑采暖整体解决方案
石墨烯的科技应用及下游产业链发展早已深入诸多产业领域,在传统建筑建材领域的轻应用成果也已相对成熟,开始逐渐被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地暖工程
选择地暖,核心就是选择发热材料。
二维暖烯石墨烯电热膜(建材家居领域)拥有自主独立的核心技术,将产品耐高温性能提升到180度,电热转化率提升至99%以上,同时具有发热均匀度高、面式速热、节能环保等特点。
墙暖工程
对于一些已经装修好、不便安装地暖的用户来说,二维暖烯石墨烯墙暖、暖画也是家庭采暖的不二之选。
▶ 石墨烯墙暖:石墨烯远红外发热膜结合先进的工艺,配合温控器,以单模块形式组合成一个整体的发热墙板,可以外挂在墙壁和立柱上。墙暖表面即开即热,安装便捷。
▶ 石墨烯暖画:二维暖烯将石墨烯科技与艺术完美融合,打造集装饰、热暖、理疗三效合一的石墨烯暖画,全新定义健康取暖新方式。
移动式采暖
二维暖烯石墨烯电暖器采用红外辐射+自然对流双效循环取暖,全屋制暖,温度均匀,可固定悬挂、亦可落地移动,适用于各类民用或公共建筑。
与对流供暖方式相比,石墨烯远红外低温辐射的热效率更高(电热转化率高达99%,电热辐射转化率高达87%),室内温度分布均匀。在同样使人感到温暖的前提下,室内设计温度可比对流供暖降低2~3℃。据相关技术资料显示,室内温度降低1℃,可节能近10%。同时智能化、数字化温控系统可实现远程操控、分时分室控温等功能,避免能源浪费,行为节能效果显著。
进入新发展阶段,人们对建筑环境和居住品质提出了健康、舒适、宜居等更高要求,这些都是绿色建筑的高质量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据统计,我国部分城市已经全面推行居住建筑75%节能标准,且新建建筑执行率100%。随着建筑节能标准的不断提升,石墨烯智慧电暖的优势也会愈加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