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扩大智慧供暖试点,支持清洁供暖

2021-09-14 10:03

黑龙江:扩大智慧供暖试点,支持清洁供暖


近日,黑龙江生态环境厅印发《省生态环境厅贯彻落实国家和我省“十四五”规划纲要主要目标任务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将进一步推进清洁取暖工作,逐步扩大智慧供暖试点。


1.jpg


目前,建筑已经成为我国第二大能源消耗领域。其中,供热能耗是建筑领域中的能源消耗“大户”。为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节能减排目标,供热企业不断探索高效环保的供热方式,将供热行业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利用新兴技术替代传统模式。节能环保硬约束下,推动供热行业升级改造、实现智慧供热发展已成必然趋势。


传统集中供热行业的主要矛盾

  • 用热需求得不到满足

法定采暖期已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用热需求。在正常气温下,供暖前15天及供暖后15天的时间里,北方各地室内外气温温差较大,白天气温相对高,晚上气温相对较低,除自采暖用户外,集中供热居民在此时间段无法保证夜间室内达到舒适温度。

  • 室温需求得不到满足

根据《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规定:寒冷地区和严寒地区民用建筑主要房间冬季室内设计温度应采用18℃至24℃。


3.jpg


由于供热费按供热面积收取,冬季供暖时用户室温越高,供热能耗越大,供热企业成本就越高。因此,大多数供热企业冬季供暖时将室温控制在18℃至20℃之间,而一般用户需求的室温都在这个温度以上,特别是家中有老人和孩子的家庭,他们对室温的需求通常在25℃左右。

  • 个性化供暖方式需求得不到满足

居民室内采暖方式多为散热器,也有部分为地面辐射采暖。由于两者参数不一致,建筑室内采暖方式在建筑设计时就与集中供热热力站或燃气锅炉房的系统设计相对应,一旦设计完毕并建成后,不允许用户私自改动室内采暖方式。

  • 分户计量难,用热不公平

“热”虽然是一种特殊的商品,但仍然是可以计量的。随着《关于推进供热计量的实施意见》的颁布,北方各省开始了热计量改造,国家也给予大量的热计量改造补贴,但目前我国供热大部分仍然按面积向热用户收取采暖费。


2.jpg


无论是非节能建筑还是节能建筑,都在不同程度上存在户间传热问题。边户、顶户及底层用户成为供热不利点,中间户成为供热的优势点,用热的不公平性极为明显,如果按热量交热费,不利点用户热费会远远多于优势点用户,这也是供热企业愿意按供热面积收热费的原因所在。


智慧供暖:破解集中供热困局的新动能


智慧供热是以热用户个性化用热为目标,由清洁高效热源、高效热网所形成的智慧供热系统与互联网技术深度融合的供热新生态。智慧供热系统(热力系统)是基础,互联网技术是实现智慧供热新生态的工具,按需供给、节能高效、安全稳定是智慧供热的主要特征,也是推动供热体制改革、供给侧结构改革和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图片1.png


在节能降碳的大背景下,智慧供热的发展已经在路上。二维暖烯石墨烯智慧清洁供热将石墨烯与采暖技术、互联网智能家居相联合,将科技化、低碳化、智能化与健康理疗相结合,旨在为用户带来舒适、高品质、个性化定制的采暖体验。


2021.9.14


智慧供热等数字技术应用的背后,映射的是城市千行百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是百姓冷暖、民生末梢更加精细化的治理。相信随着行业发展更迭,通过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所实现的智能、绿色和科技类住宅产品才是符合时代发展趋势和现代居住理念。


2021.7.20